黔人文化网

汉徘简介

 二维码 34
发表时间:2018-05-17 09:12

  汉俳又称俳句或俳律,是诗苑小型的律体诗,也是极轻捷的一种文学形式。人们说它源于日本,其实,却是地地道道的华夏艺术。由于按照一般律诗的格式加以铺排延长而成,故称排律,又叫长律。排律和一般律诗一样,要严格遵守平仄、对仗、押韵等规则,但它不限于四韵,每首最短五韵十句,多的长达五十韵(一百句)甚至一百韵(二百句)以上。除首尾两联外,中间各联都用对仗;各句间也都要遵守平仄粘对的格式。由于限制过多,容易显得堆砌死板,历来极少名篇。

黔人文化


1、历史
1922年俞平伯在《诗》创刊号上曾撰文说:日本亦有俳句,都是一句成诗。可见诗本不见长短,纯任气声底自然,以为节奏。我认为这种体裁极有创作的必要,呼吁以中文仿照日本俳句创作新体裁的诗,但回响不大。1920年代中国诗坛兴起短诗热一些作家写了一些具有俳句特征的短诗,表现瞬间感觉,形式凝练简洁,例如汪静之的《惠的风》,何植三的《农家的草紫》,潘漠华、冯雪峰等人的《春的歌》等,但这些短诗只能说是受了日本俳句篇幅短小和某些创作特点的影响,不算是汉语的俳句
 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,两国的学者、诗人交往频繁,促进两国文化交流,亦让更多中国人认识到俳句。1980530日,中日友好协会首次接待大野林火为团长的日本俳人协会访华团。日方送来了松尾芭蕉、与谢芜村、正冈子规等古代俳人的诗集。在场的赵朴初诗兴勃发,参照日本俳句十七音,依照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的声法、韵法、律法等特点写了三首短诗,就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组汉俳。当天在北海仿膳宴席上,林林也即兴创作了两首汉俳《迎俳人》。
19814月,林林和袁鹰应日本俳人协会之邀访问日本,在日本《俳句》杂志上发表《架起俳句与汉俳的桥梁》一文,汉俳亦随之定名,正式成为一种韵文体裁。当年中国《诗刊》第六期亦公开发表以上三人的汉俳。198259日《人民日报》也发表了赵朴初、钟敬文等人的汉徘,引起当时的中国诗坛注目。
2、形式
  由于中文为单音节语言,与复音节的日语不同,汉俳改俳句的十七音为十七字,同样分三句,为的体制。句子节奏参照五言和七言近体诗,五字句的节奏一般为二三式、三二式、一四式;七言句的节奏一般为二五式、三四式、四三式,个别的还有一六式等。分自由体和格律体两种。无论是自由体还是格律体都有季语(又称季题),即表示季节的词语,但要求没有日本俳句那么严格,季语通常放在首句。
3、汉俳自由体
  自由体又称散体、新诗体,即无任何平仄和押韵规定,可用白话文写作,近似新诗。
4、汉俳格律体
  格律体规定平仄和押韵,这是因为汉语的发音较日语复杂,为了顾及音乐性而要规定格律。用文言写作,近似词的小令,所以亦可视为一个词牌。
  格律只要求句子本身符合两平两仄相间,例如:
1.[]平平仄平 平平[]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
2.[]仄仄平平 平平[]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
押韵可以是三句全押、首尾押韵和后两句押韵,可押平韵或仄韵。
所谓律法就是按照传统诗词的四种格律式来组成句子。即:
  (-)-||(-)-|,(|)|--(|)|-。
  (|)|(-)--||,(-)-(|)||--。
  注:平声,仄声,(|)、(-)可平可仄。
  这四种句式可以任意使用,五个字的句子,去掉前二字即可。只要求句子本身符合两平两仄相间就行(象传统诗词那样),句与句之间不要求相对相粘。这就给了很大的宽松。
5、汉俳特点
  第一:体裁短小,可即事即情即景即感成诗,立马可就,易咏易记,雅俗皆宜。
  第二:抒情为主,体式虽小,但要情长味浓,使人读后深感芳郁酒前,爱不释手。
  第三:措辞纤巧,以言浅意雅为高,情境幽美为佳。
  第四,句子整炼。 全诗17字,3句段。第15字为首,第27字为腹,第35官为尾。575谱式,序不可变。
第五,音韵和谐,一般耍句句用韵,一韵到底。也有只在首句与尾句押韵的。
6、例
湖水碧连天,
悠悠两排钓鱼竿,
成败一线牵。

小槐趁时栽,
梦里一片白花开,
蝶来香满腮。

细雨辨无踪,
瘦竹轻摇听有声,
窗前次第青。


分享到:
会员登录
登录
回到顶部